浅谈佛教与中国民间信仰
世界四大宗教 | 信众 | 占世界人口的比例 |
基督信仰 | 22亿 | 32 % |
回教 | 16亿 | 23 % |
印度教 | 10亿 | 15 % |
佛教 | 5亿 | 7 % |
各国的民间信仰 | 4亿 | 6 % |
总数 | 57亿 | 83% |
(资料来源: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Religion)
上表是维基百科对世界四大宗教于2010年信徒人数的估计。根据估算,佛教是世界第四大宗教,连同民间信仰对中国文化有既深且广的影响。这篇文章尝试简介佛教和中国民间信仰的基本内容,并作出评析。
甲 佛教
A 佛教的源起
佛教的始祖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623年。父亲是印度迦毗罗城的城主 净饭王。贵为太子,释迦牟尼自小研读经典和学习武艺。
在某次出巡时,释迦牟尼发现不少人生活在困苦之中,并要经历生老病死的煎熬。因此,他矢志要为人找出解脱痛苦之道。释迦牟尼于29岁开始离家修道,在35岁时于菩提树下悟出超脱生死之道,并创立佛教。
此后,释迦牟尼开始周游各地,向众生弘扬佛法,宣扬解脱之道,直至他于80岁离世为止。及后,他的弟子们将他的言行和教导结集成书,成为佛经。
B 佛教的教义
I 佛教的基本教义 — 四谛
「佛」,是觉悟者的意思。佛教重视人心灵的觉悟。人和其他众生,因为 无知与执着,沉沦于苦海之中,不断经历生死轮回。佛教倡导,人要透过 修习释迦牟尼的教训,看透痛苦的真相,断灭贪嗔痴,才能脱离轮回,超越生死和痛苦,到达涅槃的境界。此乃佛教的基本教义,称为四谛 (苦谛、 集谛、灭谛和道谛),解释如下:
a 苦谛
苦谛阐释人生是痛苦这个现象,并列举带来痛苦的八个境遇。
i 生 — 出生时,婴儿受到挤压以排出母体,并要适应生存环境的突变。出生后,人便要自行呼吸、进食和排泄,更要在匮乏和危险的环境下挣扎求存。
ii 老 — 年老时,人的外表开始衰残,身体机能持续衰退。人逐渐失去工作和自我照顾的能力,甚至遭人厌弃,自尊和自信深受打击。不少长者更因惧怕死亡的随时降临,而惶恐终日。
iii 病 — 一生之中,人总会受到疾病的煎熬。当人年老体弱时,不少更会患上难治的恶疾和痛症,要长年卧病在床,甚至生不如死。
iv 死 — 在临终时,人除了在心灵上感到无限的哀伤(失去挚爱和所有)、恐惧(不明 去向和遭遇)、无助和绝望(无法逃避),身体也会经历大大小小的不适与痛楚。
v 求不得 — 不论贫富贵贱,人总有种种的欲望未能完全满足,可以是基本所需、外表、成就、理想、财富、权势、声誉和感情等。求不得带来的是哀伤、愤恨和苦毒。
vi 爱别离 — 即使人有幸能够得到他的至爱,但人总不能永远拥有它们。在离别时,人便要饱尝不舍、离别和丧失的哀痛。
vii 怨憎会 — 在人生的旅途上,人难免会遇到可憎可厌的人和事,令人感到压力、烦厌、恐惧、憎恨、威胁和伤害。
viii 五蕴炽盛 — 人的生命是由五蕴构成。不论是人的身体或心灵,在遇到转变和匮乏时,都会带来种种的焦虑、烦恼、郁塞等痛苦。
b 集谛
集谛解释形成痛苦的三项原因。
i 贪 — 人有无穷的欲望(贪),得一想二。人不但想拥有一切美好的事物以满足 自己的欲望,更想自己所有的比别人多、比别人好。欲望无休止地增长,终使人堕进贪欲的深渊而无法自拔,终日愁烦筹算、奔波劳碌、比较计较、巧取豪夺、累己害人。
ii 嗔 — 人执着于自己的要求和见解,便容易对人、对事和对所处的境遇,产生不满和怨恨(嗔),因而与人发生冲突,彼此攻击和伤害。
iii 痴 — 人愚昧无知(痴),执着于个人的贪欲和偏见,以为要满足所求和达成所想才能得到快乐和价值,结果盲目追求、急躁莽动,沉沦于苦海之中。
c 灭谛
灭谛描述脱离轮回,达至涅槃的最高境界。人若果能依循佛陀的指示去 修习,根绝贪、嗔、痴,便能超越一切的痛苦烦恼,脱离生死轮回,达到 全然寂静的境界(涅槃)。
d 道谛
道谛说明通向涅槃的门径,归纳起来有五戒、十善和八正道等。
II 佛教对世界的理解
a 因缘法与世界观
佛教如何解释世上的万事万物呢?佛教称形成事物的主要条件为「因」, 辅助条件为「缘」。佛教相信世上的万物和一切的现象,皆是因缘巧合、 因时际遇的结果。因缘和合便生,因缘离散便灭,是为「因缘法」。
由于因缘变幻不定,时合时散,万事万物皆「无常」。此外,万事万物也没有固定不变、独立自主的实体,故此,万事万物均「无自性」或俱「性空」。虽见众生在因缘和合下偶生,并流转生死,但所生之相也是空无所有,一切皆如梦、如幻、如泡、如影,生即「不生」。
从以下的例子可揣摩上述的观点。
例一:为何有人会听到琴音?是因为琴、演奏者和知音者,因缘际合地凑在一起,琴声才会存在,缺一不可。因此,琴声既不是必然存在、也非 实质存有。
例二:「我」只是物质和精神的聚合体。 「我」既不是独立存在,也不容自己主宰,亦非永恒不变,故曰「无我」。
例三:有一次,印宗法师在寺内讲论《涅槃经》,忽然风吹幡动。一僧曰:「风动」;另一僧曰:「幡动」;惠能曰:「不是风动,亦非幡动, 乃仁者心动」。
例四:弘忍禅师为了考察弟子的悟性,命门下呈上佛偈以作比试。神秀的偈子曰︰「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」惠能的曰︰「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」最后,惠能得弘忍传授衣钵。
b 十二因缘
佛教以十二因缘去解释人的生命。
i 死 — 人会老,最后更会死。
ii 生 — 「死」是由「生」所引发。人有生才有死。
iii 有 — 「生」是由「有」所引发。有,是指人的行为、言语和意念。在前世所作的功德和过错(业),其结果(业力)会决定人在死后于六道中那一道再受生。
[注:六道是指众生的六种形态,由上至下分别是天道、人间道、修罗道、畜生道、饿鬼道和地狱道。 ]iv 取 — 「有」是由「取」所引发。由于人对自己和世界有执着(取), 贪恋不舍,追求竞逐,因而在身、语、意上作业。
v 爱 — 「取」是由「爱」所引发。爱,是指强烈的欲望。
vi 受 — 「爱」是由「受」所引发。受,是指内心受到外界的剌激, 所产生的感受。
vii 触 — 「受」是由「触」所引发。触,是指人的心识透过六根接触外在的世界。
viii 六入 — 「触」是由「六入」所引发。六入,是指胎儿发育中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个感觉系统,出生后称为六根,能够感觉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种外境。
ix 名色 — 「六入」是由「名色」所引发。名色,是指胎儿发育中的身心组织。
x 识 — 「名色」是由「识」所引发。识,是指投胎时的心识。它产生日后的名色。
xi 行 — 「识」是由「行」所引发。行,是指过去造作的业所形成的一股潜伏力量。它决定下世的生命。
xii 无明 — 「行」是由「无明」所引发。无明,即愚痴。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冲动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欲求,加上人因不了解世界的真相而造作种种的业,结果引致不断的生死轮回。无明是人生苦痛的根源。
c 三世因果与轮回
佛教以三世因果和业报去解释人生的际遇。人做好事会种善因;而做坏事 则会种恶因。这些因所引发的影响会潜藏着,等待适当的时机便会产生 果报。因此好人受苦并不表示善有恶报,只是因他前世种下了恶因,在今世成熟了,故他现在要受苦果;而他今世所做的好事,在来世成熟时,他自会得尝善果。同样,坏人享福,只是因他以前种下了善因,但他将来也要承受今天埋下的恶果。佛教是以三世 (前世、今生、来世) 因果来解说人间种种的因果现象。
佛教认为一切众生,受着业报的支配,不断的生生死死,好比车轮,转个 不停,这就是轮回。轮回是一个过程,当人死去后,「识」会离开人体, 进入另一个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。该新生命体可以是六道中其中一种形态,如神、人、动物、鬼等,视乎生前所作的业而定。修善业的会升上更高等的道享福,而造恶业的则会下降到较低等的道受苦。只有当人透过修道,断除无明和它所引发的贪、嗔、痴,人才可达到涅槃,从轮迴中解脱出来。佛教相信众生是从无始而来,识是随因缘相合而生,也随因缘离散而灭;而轮回则是由业力所主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