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談佛教與中國民間信仰
世界四大宗教 |
信眾 |
佔世界人口的比例 |
基督信仰 | 22億 | 32 % |
回教 | 16億 | 23 % |
印度教 | 10億 | 15 % |
佛教 | 5億 | 7 % |
各國的民間信仰 | 4億 | 6 % |
總數 | 57億 | 83% |
(資料來源: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Religion)
上表是維基百科對世界四大宗教於2010年信徒人數的估計。根據估算,佛教是世界第四大宗教,連同民間信仰對中國文化有既深且廣的影響。這篇文章嘗試簡介佛教和中國民間信仰的基本內容,並作出評析。
甲 佛教
A 佛教的源起
佛教的始祖釋迦牟尼生於公元前623年。父親是印度迦毘羅城的城主 淨飯王。貴為太子,釋迦牟尼自小研讀經典和學習武藝。
在某次出巡時,釋迦牟尼發現不少人生活在困苦之中,並要經歷生老病死的煎熬。因此,他矢志要為人找出解脫痛苦之道。釋迦牟尼於29歲開始離家修道,在35歲時於菩提樹下悟出超脫生死之道,並創立佛教。
此後,釋迦牟尼開始周遊各地,向眾生弘揚佛法,宣揚解脫之道,直至他於80歲離世為止。及後,他的弟子們將他的言行和教導結集成書,成為佛經。
B 佛教的教義
I 佛教的基本教義 — 四諦
「佛」,是覺悟者的意思。佛教重視人心靈的覺悟。人和其他眾生,因為 無知與執著,沉淪於苦海之中,不斷經歷生死輪迴。佛教倡導,人要透過 修習釋迦牟尼的教訓,看透痛苦的真相,斷滅貪嗔癡,才能脫離輪迴,超越生死和痛苦,到達涅槃的境界。此乃佛教的基本教義,稱為四諦 (苦諦、 集諦、滅諦和道諦),解釋如下:
a 苦諦
苦諦闡釋人生是痛苦這個現象,並列舉帶來痛苦的八個境遇。
i 生 — 出生時,嬰兒受到擠壓以排出母體,並要適應生存環境的突變。出生後,人便要自行呼吸、進食和排洩,更要在匱乏和危險的環境下掙扎求存。
ii 老 — 年老時,人的外表開始衰殘,身體機能持續衰退。人逐漸失去工作和自我照顧的能力,甚至遭人厭棄,自尊和自信深受打擊。不少長者更因懼怕死亡的隨時降臨,而惶恐終日。
iii 病 — 一生之中,人總會受到疾病的煎熬。當人年老體弱時,不少更會患上難治的惡疾和痛症,要長年臥病在床,甚至生不如死。
iv 死 — 在臨終時,人除了在心靈上感到無限的哀傷(失去摯愛和所有)、恐懼(不明 去向和遭遇)、無助和絕望(無法逃避),身體也會經歷大大小小的不適與痛楚。
v 求不得 — 不論貧富貴賤,人總有種種的慾望未能完全滿足,可以是基本所需、外表、成就、理想、財富、權勢、聲譽和感情等。求不得帶來的是哀傷、憤恨和苦毒。
vi 愛別離 — 即使人有幸能夠得到他的至愛,但人總不能永遠擁有它們。在離別時,人便要飽嚐不捨、離別和喪失的哀痛。
vii 怨憎會 — 在人生的旅途上,人難免會遇到可憎可厭的人和事,令人感到壓力、煩厭、恐懼、憎恨、威脅和傷害。
viii 五蘊熾盛 — 人的生命是由五蘊構成。不論是人的身體或心靈,在遇到轉變和匱乏時,都會帶來種種的焦慮、煩惱、鬱塞等痛苦。
b 集諦
集諦解釋形成痛苦的三項原因。
i 貪 — 人有無窮的欲望(貪),得一想二。人不但想擁有一切美好的事物以滿足 自己的欲望,更想自己所有的比別人多、比別人好。欲望無休止地增長,終使人墮進貪欲的深淵而無法自拔,終日愁煩籌算、奔波勞碌、比較計較、巧取豪奪、累己害人。
ii 嗔 — 人執著於自己的要求和見解,便容易對人、對事和對所處的境遇,產生不滿和怨恨(嗔),因而與人發生衝突,彼此攻擊和傷害。
iii 癡 — 人愚昧無知(癡),執著於個人的貪欲和偏見,以為要滿足所求和達成所想才能得到快樂和價值,結果盲目追求、急躁莽動,沉淪於苦海之中。
c 滅諦
滅諦描述脫離輪迴,達至涅槃的最高境界。人若果能依循佛陀的指示去 修習,根絕貪、嗔、癡,便能超越一切的痛苦煩惱,脫離生死輪迴,達到 全然寂靜的境界(涅槃)。
d 道諦
道諦說明通向涅槃的門徑,歸納起來有五戒、十善和八正道等。
II 佛教對世界的理解
a 因緣法與世界觀
佛教如何解釋世上的萬事萬物呢?佛教稱形成事物的主要條件為「因」, 輔助條件為「緣」。佛教相信世上的萬物和一切的現象,皆是因緣巧合、 因時際遇的結果。因緣和合便生,因緣離散便滅,是為「因緣法」。
由於因緣變幻不定,時合時散,萬事萬物皆「無常」。此外,萬事萬物也沒有固定不變、獨立自主的實體,故此,萬事萬物均「無自性」或俱「性空」。雖見眾生在因緣和合下偶生,並流轉生死,但所生之相也是空無所有,一切皆如夢、如幻、如泡、如影,生即「不生」。
從以下的例子可揣摩上述的觀點。
例一:為何有人會聽到琴音?是因為琴、演奏者和知音者,因緣際合地湊在一起,琴聲才會存在,缺一不可。因此,琴聲既不是必然存在、也非 實質存有。
例二:「我」只是物質和精神的聚合體。「我」既不是獨立存在,也不容自己主宰,亦非永恆不變,故曰「無我」。
例三:有一次,印宗法師在寺內講論《涅槃經》,忽然風吹幡動。 一僧曰:「風動」;另一僧曰:「幡動」;惠能曰:「不是風動,亦非幡動, 乃仁者心動」。
例四:弘忍禪師為了考察弟子的悟性,命門下呈上佛偈以作比試。 神秀的偈子曰︰「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台,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。」惠能的曰︰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」最後,惠能得弘忍傳授衣缽。
b 十二因緣
佛教以十二因緣去解釋人的生命。
i 死 — 人會老,最後更會死。
ii 生 — 「死」是由「生」所引發。人有生才有死。
iii 有 — 「生」是由「有」所引發。有,是指人的行為、言語和意念。在前世所作的功德和過錯(業),其結果(業力)會決定人在死後於六道中那一道再受生。
[註:六道是指眾生的六種形態,由上至下分別是天道、人間道、修羅道、畜生道、餓鬼道和地獄道。]iv 取 — 「有」是由「取」所引發。由於人對自己和世界有執着(取), 貪戀不捨,追求競逐,因而在身、語、意上作業。
v 愛 — 「取」是由「愛」所引發。愛,是指強烈的欲望。
vi 受 — 「愛」是由「受」所引發。受,是指內心受到外界的剌激, 所產生的感受。
vii 觸 — 「受」是由「觸」所引發。觸,是指人的心識透過六根接觸外在的世界。
viii 六入 — 「觸」是由「六入」所引發。六入,是指胎兒發育中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個感覺系統,出生後稱為六根,能夠感覺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六種外境。
ix 名色 — 「六入」是由「名色」所引發。名色,是指胎兒發育中的身心組織。
x 識 — 「名色」是由「識」所引發。識,是指投胎時的心識。它產生日後的名色。
xi 行 — 「識」是由「行」所引發。行,是指過去造作的業所形成的一股潛伏力量。它決定下世的生命。
xii 無明 — 「行」是由「無明」所引發。無明,即愚癡。人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衝動和以自我為中心的欲求,加上人因不瞭解世界的真相而造作種種的業,結果引致不斷的生死輪迴。無明是人生苦痛的根源。
c 三世因果與輪迴
佛教以三世因果和業報去解釋人生的際遇。人做好事會種善因;而做壞事 則會種惡因。這些因所引發的影響會潛藏著,等待適當的時機便會產生 果報。因此好人受苦並不表示善有惡報,只是因他前世種下了惡因,在今世成熟了,故他現在要受苦果;而他今世所做的好事,在來世成熟時,他自會得嚐善果。同樣,壞人享福,只是因他以前種下了善因,但他將來也要承受今天埋下的惡果。佛教是以三世 (前世、今生、來世) 因果來解說人間種種的因果現象。
佛教認為一切眾生,受著業報的支配,不斷的生生死死,好比車輪,轉個 不停,這就是輪迴。輪迴是一個過程,當人死去後,「識」會離開人體, 進入另一個剛出生的新生命體內。該新生命體可以是六道中其中一種形態,如神、人、動物、鬼等,視乎生前所作的業而定。修善業的會升上更高等的道享福,而造惡業的則會下降到較低等的道受苦。只有當人透過修道,斷除無明和它所引發的貪、嗔、癡,人才可達到涅槃,從輪廻中解脫出來。佛教相信眾生是從無始而來,識是隨因緣相合而生,也隨因緣離散而滅;而輪迴則是由業力所主宰。
III 佛教的修道方法
a 五戒
透過遵守戒條來約束自己的身、語、意三業。
i 不殺生戒 — 不直接或間接傷害或殺害眾生的生命,包括:不製造和販賣武器和狩獵工具,不教唆別人進行殺害,也不令別人不想生存等。
ii 不偷盜戒 — 不是自己份內應得的,不據為己有,包括:不從事或協助盜竊搶掠、欺騙顧客、隱瞞賦稅、拾遺不報、賄賂或走後門等。
iii 不邪淫戒 — 禁戒一切猥瑣穢褻或淫亂敗德的行為,包括:偷窺、嫖妓、通姦、非禮、強姦等。
iv 不妄語戒 — 實事求是,真誠待人。例如:不妄言 (即不說謊和不誇大)、不綺語 (即不說無聊、戲謔和阿諛諂媚的話)、不惡口 (即不說詛咒、惡毒、尖酸刻薄或使人難受的話)、不兩舌 (即不挑撥離間、搬弄是非或揭人私隱)。
v 不飲酒戒 — 禁止酗酒和服用使人亂性的藥物,以免因失去自制而作惡業,也不勸人飲酒或經營酒業。
b 十善
除了要戒絕作惡外,更要積極行善。
i 身三善 — 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
除了不可干犯五戒中的前三戒外,還要愛惜眾生、樂善好施和重禮守規。
ii 語四善 — 不妄言、不綺語、不惡口、不兩舌
除了不可干犯五戒中的第四戒外,還要說恰當和鼓舞別人的說話;要彼此相讓,多說彌補感情的話,化解仇怨;說話語氣要溫和;並要傳揚真理。
iii 意三善 — 不貪、不嗔、不癡
要安份守己,遠離貪欲,更要樂善好施。心中不動怒、不懷恨、不存敵意,更要有寬恕和慈悲心。待人處事,不要存有偏見,要分辨是非,去除愚癡,培育智慧。
c 八正道
要脫離輪廻,達到涅槃的境地,還要透過修行,以根絕貪、嗔、癡。
i 正見 — 正確地了解四諦、十二因緣、五戒、十善和八正道等真理。
ii 正思維 — 認識真理後,要深入思考,並矢志勵行。
iii 正語 — 要說適時、真實、柔和及有益的話。
iv 正業 — 在身、語、意各方面,均要依循佛理,去惡行善。
v 正命 — 從事正當的職業。
vi 正精進 — 在修行上要有恆心,並勤奮上進。
vii 正念 — 要時刻省察和糾正自己在身、語、意面的狀況,並要堅持佛陀的正法。
viii 正定 — 透過修習禪定,遠離雜亂的思想,平和心境,以達到沒有煩惱的清淨境地。
C 佛教的派別
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,分別是小乘佛教 (又稱南傳佛教、上座部佛教、原始佛教),大乘佛教 (又稱北傳佛教,漢傳佛教),以及密乘佛教 (又稱密宗、藏傳佛教)。
a 小乘佛教:較注重個人的修度和解脫,也較拘泥於傳統。
b 大乘佛教:既重視自度,也重視度人。信徒要本着利他的慈悲心去普渡眾生和助人解脫,如布施和利行等,才可成佛。在理論上,大乘佛教否認小乘佛教「我無法有」的觀點,而認為「我法皆無」,即佛法本身也是不具自性的緣合物,法的本性也是空的。
c 密乘佛教:重視神通、鬼神、瑜伽和神秘體驗,並以一些秘密教典作為修行的主要依據,在師徒間一對一秘密傳授。此外,小乘和大乘較講求理論,而密乘則講求效果,較著重實踐方法和輔助修練的儀式和咒語等。
d 其他派別:有些派別提倡他力,如淨土宗,認為依賴個人的力量以獲得解脫是十分困難的;但若通過日常念佛修行,獲得佛力的接引和救援,便可藉著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送往西方極樂世界。由於其持名念佛的修行較簡單,在民間得以廣泛流行,「南無阿彌陀佛」也成了漢傳佛教信徒經常誦念的佛號。
D 對佛教的疑問
I 在理論層面
a 人生不一定是痛苦的 — 知足可常樂;曾經擁有也可以是很有價值;苦痛亦可轉化成祝福。我們不用全盤否定人生的意義。
b 現世生活並非虛幻如泡影,即使每事每物的出現都是因緣際合的結果, 但這些偶然出現的事物是實然存在的。當人偶然地誕生後,人便要為生存和生活打滾。不論你是凡夫俗子或是得道高僧,你都要在匱乏的環境下,繼續為生存和更好的生活籌算,要從事生產和消費,要為種種言行和決定承擔後果,要面對人的罪性和試探,要應付隨時降臨的天災人禍、要與 疾病和死亡搏鬥……現世生活中所經歷的每事每物都是深刻和實在的, 絕非只是一場延續80年的「夢」。此外,人與人可彼此溝通和互動,也 証明人對身邊的事物是有共同經歷和理解的。雖然人對事物可有主觀的詮釋,也可自欺地否定事物的存在,但無損事物是實然存有這事實。正如鏡和塵雖非必然要存有,但卻可偶然地存在了。人可對塵埃視若無睹,也可毫不在意,但偶然存在的鏡的確會惹塵埃,這並非幻覺,而是你我都可以觸摸到的。
c 無常不代表無我,偶然性並不代表沒有本體性。只是本體在不同的時空和情境下,有不同的際遇、表現和反應。
d 若人生只是一些幻覺,佛陀便無需自我修行和普渡眾生,人只需弄醒 自己,不再發夢便可。因為世上根本便沒有其他的人和物,只有你主觀的幻覺。其實,「幻覺」、「我」和「業」本身都是存有。
e 若物質世界是實然存有的,萬物從何而來?「因緣」只可解釋事物出現的時機,但沒有解釋物質、時間、空間和自然律的來源。
f 萬物的起始是六道中的哪一道?由什麼來決定?此外,首次的業是來自萬物的自由抉擇嗎?
g 誰定因果法則?誰定善惡標準?誰執行審判?誰掌管輪迴?
h 為何頓悟後便可脫離輪迴?頓悟前所作的業會自動消失嗎?還是仍要還清業債呢?在涅槃境界時,「我」從此消失,還是到了極樂世界?「我」會永存,還是會忽然永滅呢?
i 由於萬物的無知,不斷作業,世界上應有愈來愈多的畜牲和野鬼;但世上的人口卻不斷激增,增加的人從何而來?是諸神墮落而成嗎?
j 世界的終局如何?
II 在實踐層面
a 要解決痛苦有很多方法,「破執、無住」只是其中一個較消極的方法。 妥善防治和處理天災人禍,建立友愛互助的大同社會等,是一些較積極的方法。若能多管齊下,當可相得益彰。
b 立志為善由得我,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。即使人們選擇用破執和守戒這 途徑去處理苦罪的問題,頓悟者仍可能因為缺乏意志、自制和持久力, 而繼續貪、嗔、癡,在思想、言語和行為上犯罪作惡。對大多數人來說,「破執」和「持戒」不是切實可行的有效方法。
c 人是有感情、承擔和良知的動物。選擇拋下父母妻兒和種種的角色與 責任,遁跡空門,又是否合乎情理和負責任的決定呢?
d 人們若尋求空、無、破執,去除七情六慾,斷絕人倫關係,萬物於我便 再無關係。無情無義的人生,即使活著也再無價值和意義了。要解決人生的苦痛問題,值得付上這樣高昂的代價嗎?避沙蟲又何需斬腳趾呢!
e 「三世因緣」論可令人安份地去接受今世的際遇是應得的報應 (認命),「破執」法也可減輕人面對的苦痛。然而,貪嗔癡的世人和得道的高僧仍是要生活的。佛教對現世生活,如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科技、倫理等 各方面,均沒有提供指引和幫助。而且認命或破執的人,皆鮮會尋求上進或積極去建設社會。結果,個人和社會均會停滯不前。
乙 民間信仰
民間信仰是指在民間廣泛流傳,有關神明、祖先、聖賢及天象的信仰和崇拜。「民間信仰」與「有組織和制度化的宗教」的分別是:後者有創立者、教義和神職人員;而前者則沒有經典和組織,崇拜的對象眾多且具地域性,崇拜的目的多是功利性,如消災解難、祈求福樂、治病驅鬼和問米占卜等。
A 較普及的中國民間信仰
中國民間崇拜的神靈多為自然界的神秘力量 (如天地日月風雷山河等) 或歷史上對社稷和百姓有貢獻的偉人,他們因為深受百姓愛戴而被尊崇為神祇,並建立廟宇予以供奉和祈福 (如關帝和觀世音菩薩等)。較普及的中國民間信仰,包括:
a 玄學 — 風水、術數 (乃推算未來和尋求趨吉避凶之學)、占卜、星座、算命、掌相、問米和道術 (乃修練長生不老或變成神仙之法) 等。
b 祖先崇拜 — 相信死去的先祖的靈魂仍然存在,並可保佑和福蔭後世子孫的信仰。
c 關帝 — 原名關羽,為三國時期劉備的悍將。因其忠義和勇武,多次被 後代帝王追封為帝,也為儒教、道教和佛教奉為神靈,是擁有最多祠廟的中國神明之一。關羽與孔子合稱「文武二聖」。在香港,警察及黑社會份子同樣尊崇關羽,相信關公會保護盡忠守義的人。
d 觀世音菩薩 — 佛經記載觀世音菩薩慈心廣大,眾生無論遭遇任何災難,只要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,他便會即時尋聲而至,作出拯救;他並經常以各種化身救濟世人,因而廣受民眾的歡迎,被尊稱為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」。觀世音菩薩的起源已不可考,《華嚴經》形容觀世音為勇猛的男士,而《悲華經》則記述她為轉輪王的大公主。
B 對民間信仰的評論
I 自然力量
反覆無常的天氣、冷酷無情的天災對古時農業社會的民生影響至大。為求 風調雨順、五穀豐收,世界各地的古人均有對大自然神秘力量,如雨神和 河神等,作崇拜和獻祭的習俗。隨著人類對大自然有愈來愈深的認識,人類可以更準確地預測天氣和預警天災,大多數人已不再將大自然誤作神靈去膜拜。
II 玄學
a 玄學的理論有何依據呢?玄學家如何判斷是什麼因素決定一個人的際遇與禍福的呢?是環境和外在因素,如日月星辰、紫微斗數、風水擺設;是個人的特徵,如八字、星座、生肖、面相、掌紋、血型;是它們的混合體;還是另一些未被考慮的因素?
即使玄學家能幸運地猜中決定人類命運的最主要因素,他們又如何釐清這些因素的作用?他們的理論只是建基於片面的觀察和偶遇的個案,所作出的 猜想。然而,他們的觀察準確嗎?有普及性嗎?他們的猜想和立論合理嗎?經得起事實的考証嗎?有如瞎子摸象,要玄學家精確地找出命運背後的 定律,無疑是緣木求魚。
b 再者,你又是否相信你的命運是由風水命理所決定,而你只是機械化 地按著命定的劇本去演出「我的一生」這場戲?社會又會否接納這套觀點?若是接納,社會便不應懲罰罪犯、褒揚美德,因為他們只是演員,忠心地 去演繹命定的劇本!
c 事實的考証顯示玄學家的「預測」互相矛盾,而命中率亦偏低。
- 例一:明報翻查香港3位著名玄學家 (蘇民峰、麥玲玲和楊天命),在2007至2011年間針對股市和樓市的預測,將其與實況對比,發現即使作較寬鬆的處理,命中率也只得5成。 (來源:http://finance.sina.com/bg/chinamkt/mingpao/20120123/1930441139.html)
- 例二:蘋果日報記者邀請20位堪輿學家、相士和塔羅牌大師預測誰會在2012年當選為香港的特首。當中有10人猜是唐英年,4人估是梁振英。結果是梁振英當選。
預測的當選者 | 作出預測的玄學家 |
唐英年 | 麥玲玲、李丞責、司徒法正、鍾應堂、區仲德、吳佩孚、林炳南、陳天南、轉姐(數字測運)、Jan Jan(塔羅牌) |
梁振英 | 李星瑭、車婉婉、鄭智恒、楊志紅(塔羅牌) |
曾鈺成 | 黎漢持、徐緣 |
葉劉淑儀 | 李居明 |
(拒絕作出預測) | 蘇民峰、楊天命、莫天賜 |
(來源: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template/apple/art_main.php?iss_id=20120225&sec_id=462&subsec=463&art_id=16100126)
III 民間神祇
a 先人和偉人也曾經歷過出生、成長、挫敗、疾病和死亡。他們在世時也解決不了自己和當代的人所面對的匱乏、苦困、病痛、罪惡、天災、厄運和死亡的問題;今天他們已經死了,他們又怎能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問題呢?
b 若他們真的可以死後成仙,他們於死後是如何變為神祇的呢?他們的 法力從何而來?若這個世界有一位至高的神可賜與死人成仙的權柄,那為何我們不去敬拜那位至高的主,而去崇拜這些地位低微,被擢升為「神祇」的偉人呢?
c 無錯,這些被百姓供奉的偉人都有某些美德和功績值得世人記念和 景仰,但他們真的有法力可為我們消災解難,賞賜福樂嗎?若是這樣歷代善信便不用終日為口奔馳、飽受天災人禍的摧殘、一生為苦痛、病患、罪惡和死亡所煎熬。
d 若祈求並不靈驗,為何還有眾多的善信去參拜這些民間神祇呢?祈求多次,總有幾次成功得到所求的結果,雖然之後有無數次失敗的經歷,但 善信總可以將失敗歸因於自己沒有跟足成功例子的方式去祈求,例如不夠 敬虔、不是穿同一套衣服、不是說同樣的話、最近做了某某錯事、無做某某善事等。為求模仿這些成功的例子,善信只會愈來愈「虔誠」和「迷信」,直到有日他們驚覺自己的愚昧,才去尋找另一個更「靈」的神祇去膜拜。
丙 基督教的超越性
A 耶和華是至大至高的真神
a 創造天地
聖經的第一卷第一節經文已開宗明義地宣告:「起初,神創造天地」。萬物都是祂所創造的。耶和華 (聖經所載的獨一真神) 在舊約使荒漠長出嗎哪使 磐石流出食水,養活二百多萬在曠野漂流的以色列人長40年之久;耶穌 基督在新約又以五餅二魚餵飽過萬人,還剩下十二籃子的食物……這些事例都是神可以創造物質的明証。
b 掌管大自然
耶和華用十災 (血災、蛙災、虱災、蠅災、畜疫之災、瘡災、雹災、蝗災、黑暗之災、頭胎被殺之災) 擊打埃及;以利亞禱告神,便令雨連續三年零 六個月不下在地上,直至他禱告神,雨才再次降下來;耶穌基督在新約平靜風浪……表明神可隨意調控大自然的生物和氣象。
c 掌管歷史
聖經中有1/3的經文是具有預言性質的,包括預告統治歐亞非的四大帝國; 以色列的亡國與復國;救世主的特徵和際遇;末世的徵兆和過程……等。這些預言仔細明確,且按時準確應驗,証明耶和華是掌管人類歷史和命運的神。
d 掌管生死
耶穌基督可以命令瞎子看見,瘸子行走,長大痲瘋的潔淨,死人復活…… 令已衰敗或殘缺的器官和已死的生命得以復原,顯示神可掌管生命。
e 靈界的最高主宰
不用耶穌基督親自降臨,信徒奉耶穌基督的名已足以驅逐一切邪靈。由此 可見,耶穌基督是靈界最高的主宰。
B 徹底解決人類所面對的苦罪和死亡問題
基督教向世人宣告一項好消息 (福音):這個世界不是來自虛無、也不是在 無情的規律下自生自滅。這個世界是由一位全能、全智、全善的神所創造和管理。雖然人自我中心,愛自己多過愛上帝和別人,不惜違背良知,甚至 傷害他人,以求滿足自己的私慾;但神對人仍有不離不棄的愛,神甘願降生為人(耶穌基督),代人承擔罪責以至死於十字架上。耶穌基督死後於第三天復活,將人類從罪惡和死亡的枷鎖中拯救出來。這個重價的救恩,是神白白地賜給一切願意認罪、悔改、相信、接受的人。上帝應許信徒罪得赦免, 有永恆的新生命,聖靈的同住同行,神兒女的身份,豐盛的生命,不離不棄和無微不至的愛。
基督教在解決人類所面對的苦罪和死亡問題上,提供更徹底、更優越、 更切實可行的方法。
a 替代法
提前6:6-10 「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,也不能帶甚麼去,只要有衣有食,就當知足。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,就陷在迷惑,落在網羅,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裏,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。貪財是萬惡之根,有人貪戀錢財,就被引誘離了真道,用許多愁苦把自己 刺透了。」
約2:15 「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,人若愛世界,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。」
太6:33 「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,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。」
基督教呼籲世人不要去愛這個無常、短暫、甚至會傷害人的世界;而要去愛那位創造和厚賜萬物給人享用、全能、全智、全善、恩慈、為人捨命的上帝。信徒既已擁有創造天地的主毫無保留的愛,便不用留戀世上的名利功業或計較地上的榮辱得失,正如小孩吃過山珍海錯,便會逐漸離棄吮手指的習慣。因此,信徒不用離世避世,而可以懷著知足感恩和樂意分享的心,去享受神所賜的萬物和福樂。
b 代贖法
羅7:18-24 「我也知道,在我裡頭,就是我肉體之中,沒有良善。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,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。故此,我所願意的善,我反不作,我所不願意的惡,我倒去作。……我真是苦啊!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?」
弗2:9 「你們得救是本乎恩,也因著信。這並不是出於自己,乃是神所賜的,也不是出於行為,免得有人自誇。」
人類的核心問題,不是不知道何謂善惡或不欲止惡行善,而是無能力棄惡 從善。結果,世人都犯了罪,無人能夠透過修道和善行,把自己從罪惡、 苦難和死亡中救拔出來。唯有神親自降世成為人,代人承擔罪責而死在十字架上,人類才能還清罪債,突破罪惡和死亡的綑縛。這個重價的救恩,不是靠修道和善行去賺取的,而是恩慈的父神,付上重價的救贖,再將恩典白白賜給願意悔罪和相信的人。
c 同行扶持和寬恕接納法
約10:10 「我來了,是要叫人得生命,並且得的更豐盛!」
所有信徒均有一個新的生命(重生)和新的身份(神的兒女),神更賜下聖靈與信徒同行,提醒督責代求。在基督的代贖和神無限的寬恕下,人可屢敗屢試。在教會群體的支援下,信徒可勇於挑戰制度的罪,建設社會,扶助弱小, 建立友愛大同的社群。信徒擁有新的喜好和價值觀,不再計較地上的榮辱 得失,而以榮神益人和回報神恩為人生的目標。神看重的不是人的才華、 成就和功業,也不計較人曾經或將會干犯多少的罪,而是人願否悔罪和 回轉。因此,信徒可放下一切的枷鎖,無欲無求,不計較不比較,滿有平安和喜樂地入世而不屬世,懷著感恩知足的心去享用和分享所有,而不再因 無明和執著而被世界所勞役。
丁 結語
佛教對苦痛的人生有很深入的分析,對貪嗔癡等禍根有當頭棒喝的提醒。 可是,佛教否定人生的價值和實存性 (無我與無生) 卻過於極端,所倡導以破執和無住的方法去解決苦痛問題也過於偏激,不符人性、代價高、而可行性低,且有礙社會的發展。
另一方面,中國的民間信仰為在苦痛中掙扎求存的民眾提供了盼望。然而,民間信仰只為民眾提供短期和功利的祝福,卻沒有為人所面對的苦罪生死等根本問題提供終極的解救。
資料來源:
- 香港佛教聯合會網頁佛學園地欄 http://www.hkbuddhist.org/
- 維基百科 – 佛教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4%bd%9b%e6%95%99